最近马伊琍被嘲得厉害。
因出演笛安原著龙城三部曲(《西决》《东霓》《南音》)里像神话中的水妖般美丽危险的绝色美人郑东霓,而备受争议。
很大原因在于:不贴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观众想象中东霓放肆的美,至少是这样。
东霓的万种风情该是这样。
但《龙城》里的马伊琍一出场是这样。
尽管马伊琍很努力用演技弥补形象的差距。
但有时跟白宇饰演的堂弟西决(无血缘关系)一有点暧昧苗头,很快被一种“小姨和外甥”既视感兜头浇醒。
马伊琍与东霓不贴脸的最大效用就是告诉我们:骨科是邪教,谁嗑谁害怕。
不过比起跟风嘲马伊琍,我自己则更好奇另一个事:
发现没,马伊琍似乎总演“三观不正”的角色。
明明在大众眼中是传统好妻子、好妈妈,一到剧里便非要突破一下传统观念不可。
别人都抢着演一些讨巧的人物,借角色的光增加现实里的路人缘。她却专搞一些反差大又讨人嫌的剧本,吃不到半分圈粉红利。
马伊琍到底是怎么想的?
龙城三部曲的“三观不正”不消说了。
电视剧前九集最大的看点是——西决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未婚妻变成了小婶。
他的未婚妻陈嫣,在高中时暗恋过西决小叔。
两人隐秘却有分寸的师生恋,当年被小叔前妻假意“捉奸”惊扰,轰动全校。
三角虐恋本就虐心,还升级成叔侄争一女的背德文学。
这纷争放谁家,都是能被邻居窃语上十年的程度。
遑论堂姐弟西决与东霓之间,还有互相折磨、彼此救赎的暧昧情愫。
原著《西决》里,东霓喜欢拆散西决所有的女朋友,在感情上不让他好过,西决早就知道,却不拆穿,心甘情愿承受着,替她收拾残局,照顾她脑瘫的儿子。
东霓一直想拿父亲的毛发做亲子鉴定,她潜意识希望自己不是郑家孩子,好跟伤害她的父母撇清关系,结果不是郑家孩子的人是西决。
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两人还是永远无法跨越从小被当亲姐弟的人伦天理。
人伦上的捉弄向来是最深的命运悲剧,如周萍爱四凤、俄狄浦斯弑父娶母。
从这个意义上说,东霓一角确是够惊世骇俗的。
马伊琍第二个容易让人觉得挑战大众观念的角色,还是《我的前半生》里的罗子君。
大众观念里,出轨、当小三都是该被谴责的,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打渣男、撕小三的戏戳中观众爽点。
这部剧倒好,男主出轨女友闺蜜、女主喜欢闺蜜男友,把大众痛恨的点全拍了。
而且,罗子君是被“三”了之后,又“三”自己闺蜜,这又“罪上加罪”。
通透如施南生,早就说过两个人的事始终与第三人无关。也就是说没有罗子君,贺涵也会和唐晶分手。也许这部剧想讨论一点人的挣扎、困顿与身不由己。
但从豆瓣短评最高赞的那条愤怒留言来看,这样的三观挑战,到现在依然是难被接受的。
“不管是什么样的情节发展、什么样的两情相悦、什么样的理由和原因,跟自己闺蜜的男朋友在一起,就是不能原谅。”
再往前倒10年,马伊琍在《奋斗》(2007年)演的夏琳,在90后记忆里是个恣意潇洒的大女主人设。
但放到现在,很可能会被挑剔成一个有瑕疵的大女主。
她跟罗子君一样,也有“喜欢闺蜜男友”的桥段。
闺蜜米莱介绍了她跟自己的男友陆涛认识,没想到夏琳和陆涛相爱了(当然回头看,陆涛才渣,跟两个人同时纠缠不清)。
多亏早年间的舆论不会动辄用三观去审判文艺作品,才保留下这些反映人性真实和复杂的作品,不至于自我阉割。
飘好奇马伊琍为什么总演“三观不正”的角色,也并非以此否定角色、否定剧。
而是察觉到,马伊琍似乎总在人性暧昧、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带纠缠,以不自觉的方式,轻挠观众逆鳞——这让她得了演技好的名声,却没多少角色真正讨喜。
记得15年播出的《北上广不相信眼泪》,当时最被大众津津乐道的卖点是马伊琍为报复文章,与朱亚文上演大尺度激情戏。
与激情戏一同受关注的还有——该剧陷入“三观不正”争议。
原因在“男女主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自私、不择手段、无视规则”,观众被这样的灰色和锐利吓到。
但在导演看来,他从一众嫌弃里捡起这部不讨喜的剧,也是有点逆反心理的。
想以粗粝的人性灰暗面,戳破满屏“玛丽苏杰克苏”“傻白甜”造就的梦幻泡沫。
图源|北京青年报《〈北上广〉被批“三观不正”我们需要“坏剧”吗?》作者杨文杰
角色的暧昧、粗粝和不可爱,导致马伊琍的女主剧/片总是为她人做嫁衣。
《我的前半生》成全了独立女性袁泉;
《爱情神话》马伊琍饰演的李小姐,虽是耳目一新的都市中女,依然成全了最讨喜的倪虹洁。
尤其当你知道这些角色十有八九还都是马伊琍主动想演的,就更值得玩味了。
我想,这跟马伊琍理解世界有她信奉的一套感觉和逻辑有关。
聊想当年First影展上,海清拉着几位中年女演员,跟台下的导演制片求机会时,也提到了马伊琍。
只是当时马伊琍忙着参加创投会,没在台上。
你会发现,这处境相似的几位中年女演员,戏路各不相同。
海清沿着国民媳妇道路,挖掘传统女性精神特质;宋佳继续在文艺片里疑神疑鬼;姚晨在突破女性刻板之路上一去不返。
而马伊琍继续忙着在观念上惊世骇俗。
当被问及是否有年龄困境时,她直接否认。
“其实我一直不觉得,市场对这个年龄段的女演员不友好,很年轻的女演员根本拿不到我们现在能拿到的角色,不是你被别人定型,而是你如何定义你自己。”
图源|《Big磅来了》
马伊琍能说出这番与大众期待完全相反的话,不是她喜欢以逆反显示独特。
40+阅尽千帆、声名在外的女演员,早过了逆反的年纪,也不需要以这种方式引起注意。
她能这么说,代表她真这么想。
而她能这么想,在于她一直擅长掌握主动权,非常信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并顽固坚守着。
看马伊琍访谈,常常惊异于她对自己了解之深刻。
19年马伊琍出演《在远方》路晓欧一角,这个角色就是编剧以她的性格为蓝本创作的。
所以她聊角色某种程度也在聊自己。
她说路晓欧心气特别高、天生充满斗志,就喜欢有挑战性的男人,可以让她有降服的欲望。
图源|凤凰网《非常道》
主持人问,那这样的女人她是不是更喜欢自己?男人只是一个参照物,无非就是难度不同。
这是一个探索内心深处的问题,考验的是受访者对自己(角色)的自省程度。
马伊琍立马get到对方意思,赞同道:“你说得非常对。”
接着补充了一个经验,她会跟一个与她截然相反、她渴望成为的人结合。
这样当她在喜欢对方时,也在喜欢自己,所以她说“男主姚远其实就是路晓欧的自己”。
图源|凤凰网《非常道》
很难看到一个演员这么剖析自己,一点不掩饰自己的降服欲,以及在感情中更爱自己等不大讨喜的言论。
一个人能这样坦然,与其说自信,不如说已经不害怕不讨好的后果。
即,一切尽在掌控的底气。
包括当下的选择后果是被讨厌,也在她预期之内。
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圈内有地位有资源,不停参加创投会,当评审,遇到《爱情神话》这样的合适剧本,还能亲自上阵,既扶持青年导演,也给自己找机会。
她确实也不需要拼命营销自己,只给众人展示美好一面。
其次,强势、掌控欲强的人有个特点——永远在为最坏打算准备着。
她就是怕失控,怕自己掌握不了,才强势得把一切牢牢攥在手里,让自己获得安全感。
图源|《朗读者》
马伊琍提到有次带女儿出国旅行,到了机场发现忘记带女儿的旧护照(她的签证在旧护照上),登不了机,也没有下一班,只能改签明天。
那一刻她被自责和无助,自我否定和怀疑冲垮,在check-in柜台眼泪往下掉。
对一些松弛的人来说,就是耽误一天而已,不算什么事,对马伊琍,失控会崩溃。
而且旅行事宜她都要一个人搞定,只有她自己收拾心里才踏实。
这也是紧张、焦虑,缺乏安全感的表现——于是很多事她宁愿自己一个人扛,会慢慢变得信奉自己,信奉强者思维。
不是中年女演员没有困境,是马伊琍“没有”困境。
强者思维让她不擅抱怨环境和他人,总在困境出现前,就准备、解决好自己,所以可以总是一副处之淡然的自信面目出现。
同样的,评价他人和事物时,难免以己出发,因而不一定周全顾虑他人。她所有选择都是自己先爽了再说,至于别人,她不care。
角色属性也好、自身形象也罢。
讨人厌,都是她主动选择的必然结果。
马伊琍好像从未否认过自我。
年轻时她像夏琳,跟京圈大佬管虎在一起,管虎有次回家发现一地的脏衣服,问她怎么不洗,马伊琍反说:
“我凭什么洗衣服!”
还有一次管虎忙到很晚回家,想让马伊琍给他煮碗面,同样工作一天也很累的马伊琍拒绝了,说:
“我干嘛要做饭啊,我爸我妈还没吃过一次我做的饭呢。”
夏琳时期的马伊琍,哪怕任性、自我,一定会是女孩们喜欢的独立、个性、潇洒的大女人。
等她长成罗子君的年纪,有过婚姻、生养过孩子,在全国网友面前遭遇背叛,也逆全国网友愿,选择原谅,最后在全国网友快忘记这段陈年八卦时,官宣离婚。
她的选择还是如当初嫁给文章时独立、大胆。
只不过,顺大众时,叫潇洒;逆大众时,叫顽固。
以及经历这一遭,当初会嫌弃罗子君窝囊的马伊琍,已经懂得了“罗子君的慈悲和荒凉”。
她对人性复杂与晦暗的体会,已经远超年轻女孩,可年轻女孩还是喜欢夏琳。
即年轻时观众能跟她共鸣,中年后观众还是年轻人,难免出现不同频的困局。
就像她当上戏考官,坚决不要整容的一样。她觉得,连露出本来面孔的自信和勇气都没有,怎么能演好戏?
观众觉得她要求有点苛刻,容貌内卷下难免会不自信,不是每个人都像她这么强大。
她还是不会投机的强者,像《北上广》导演那样将貌似脱节的落寞转化为主动证明。
今年播出的《展开说说》里,马伊琍的独立见解再次被推崇。
她说现在的大女主性格没有缺陷,也不会犯任何错,太不现实了。但只要你人生在往前走,就一定会犯错,反过来,因为犯错人生才会向前。
至此,你说马伊琍为什么总接一些“三观不正”的角色?
她的生命阅历已经让她没办法接受一些绝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或者绝对积极、正面、简单的角色。
而一向懂得自己给自己打伞的她,恰恰具备挑选角色的资格,尚能做到言行一致。
经历诸多灰暗的她,也早已为不讨喜做好准备,甚至有那么点要去实践、要去证明,要去为理解的人性背书的执拗。
但有时这种过于自我的执拗,也是一种冥顽不化。
发现没,她喜欢饰演的一些角色,就像她会选择在一起的人一样,跟她的生活截然相反。
马伊俐生活就是拍戏、工作,照顾两个女儿,像所有婚育还要兼顾工作的中年妇女一样忙碌、平常。
但她却很少演妈妈和妻子属性强的角色。
给人一种生活里是“原配”,戏里偏要当一把“小三”过过瘾,戏里那么多丑衣服,却偏要走在时尚尖端,不顾别人死活的拼杀感。
她会出现在风口浪尖的《还珠格格》《龙城》《繁花》里。当然有的精品,有的灾难,有的还待验证。
《还珠格格3》马伊琍饰演紫薇
她也确实说过,自己最大的满足,是可以投入到另外一个人生当中去体验不同的生活。
这个对她来说有莫大的快乐。
可以合理想象,那些跟她生活截然相反,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角色,可能只是她在体验冒险,以补偿生活的某些缺失。
是种为了让自己踏实,而对人生采取的平衡术。
还是那句话,她敢冒险,不怕不讨喜,不怕翻车,不怕非议,因为在她自己的世界里,人生尽在掌控。
当主持人问她:会不会介意外界对她情感生活过于关注?
她说不介意,因为工作攥在自己手里,她可以自己定义自己。也特别不在乎外界怎么给她贴标签、怎么评价她。
讲到这,就知道马伊琍为什么敢演把她们联想到一起都会直摇头的郑东霓了。
她有一个如此重视自身需求,某种程度忽视观众需求的人格。
犯了错,就只有观众去买单了。
问题是观众对角色也是有感情的,尤其这种自带青春期读物滤镜的人物——她本身带有一代90后的怅惘和向往。
比如用中学生很喜欢的流行话来描绘东霓,就是踩着破碎瓶胆,却高昂头颅,拖着破碎不堪的身躯,却活得热烈、极尽张扬的来自地狱边的女妖。
东霓被放逐的潋滟姿态,暗合了中学生某种非主流心理。
所以东霓一定要美,一定要绚烂,只有这样人们才会包容她的胡作非为。
剧版的改编,美的浓度降低了,胡作非为的烈度也低了。青春文艺片业变中年家庭伦理剧。
尽管马伊琍的演技是过关的,剧里还原了小说里的经典一幕:
东霓见到那个一只手就可以把她扔出去五米远的高大暴虐的父亲,如今躺在病床上插满管子一动不动像个蜥蜴,她当即害怕得想逃。
马伊琍可以把人物复杂心绪表现得戏剧感十足。
但某些时刻你还是会从她疲惫、凌厉的眼神中瞧出:
这个年纪的人怎么可能还像二十六七岁的东霓一样叛逆、疯狂,不能跟自己和解?
其实年龄和外貌的严重不符,是很难用演技弥补的。
就像时光不能倒流一样,你有一双阅尽千帆的眼睛,怎么能演出少女无知无惧的雀跃,和她们不顾后果的嚣张做派。
外貌的悬殊,也是。
并不说马伊琍不美,她的美是内敛、秀气的,倾向美而不自知。
而东霓是张扬、风情的,从小就知道自己美,知道利用美色换取金钱。
中间的差别,只一个眼神就暴露。
从小自以为美的,站在那里就散发着自我为中心的气息。
比如最近被夸岁月不败美人的舒淇,性格虽不张扬,但她知道自己美,知道只要站在那里就聚拢目光,当然随性、松弛。
图源微博@舒淇
演出来的肆无忌惮,与因为知道美从而有恃无恐,还是不一样的。
马伊琍的眼神,是一点没有大美女天生觉得自己有豁免权的自觉。
纵使去掉一头长卷假发,形象上像个精灵,活泼多了,但与水妖孤芳自赏、自我毁灭的气质终究不同。
东霓美艳的形象,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太深入人心。
观众难免有先入为主的刻板。
而马伊琍一向有她选角的偏好——喜欢灰色、暧昧、复杂的人性,体验与己不同的冒险。
观众与她,彼此都太信奉自己的感觉。
感觉一致就成了,不一致就糟了。
所以马伊琍可以是值得咂摸的李小姐,也可以是不对味的郑东霓。
马伊琍大概是不会改变自己的。
而观众,大概也是不会改变打出的差评了。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