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共有近1.8万家口腔医疗机构参与,其中民营医疗机构1.4万家,占比约80%。

记者武瑛港北京报道“种全口牙,相当于在县城买套房”、“一口牙等于一辆宝马”……这个时代或将随着集采落地宣告终结。2023年1月11日,根据官方信息,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拟中选产品平均中选价格降至900余元,与集采前中位采购价相比,平均降幅55%。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约占国内年种植牙数量(400万颗)的72%,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左右。


(资料图片)

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目前各地医保部门正在按既定目标同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合理定价。最终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

中华口腔医学会顾问、北京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学专委会原主任委员刘洪臣告诉,本次主要是种植体平均降价55%,并非是包括医疗费用、辅助材料以及牙冠等产品的全线降价。集采落地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其实长远来看更有利于规范行业。“本次集采有利于减轻患者负担,但需要注意的是,降价后并非意味着种植牙进入‘百元时代’,因为患者其实存在多样化选择。”

毕马威中国医疗健康行业副总监秦望岑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次集采充分调动了民营医疗机构的积极性,集采落地后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是限定的、短期的。口腔种植体的市场空间尚未达到饱和,集采带来的降价可以有效促进放量。但这次集采还是会对经销商带来一定冲击,可能会压减收入及利润空间。“由于种植牙也带有一部分的消费属性,希望种植牙集采能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从高端到一般逐步扩大口腔种植体的产品种类和品牌。”平均降价55%,产品高价背后

据了解,本次集采共有55家企业参与,其中39家企业拟中选,中选率71%,涉及40个产品。中选企业既包括一些知名国际企业,也包括威海威高、常州百康特等国内企业。集采前价格较高的士卓曼、登士柏、诺保科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5000元降至1850元左右,市场需求量最大的奥齿泰、登腾种植体系统从原采购中位价1500元左右降至770元左右。

具体来看,根据四川省药械招标采购服务中心,杭州民生立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四级纯钛产品系统拟中选价格最低,为548元,相比2380元/套的最高有效申报价降幅约77%,另有知名外资品牌士卓曼一款A组合金系统总报价为3517元,超过最高有效申报价,一定程度上属于“弃标”。

对此,刘洪臣告诉,本次主要是种植体平均降价55%,并非是包括医疗费用、辅助材料以及牙冠等产品的全线降价。“弃标”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因为每家企业产品都有高中低档,分为不同系列,对于部分较有名气也上市时间较长的产品,可能降价空间相对较大,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可能降价空间较小。

其实业内对种植牙价格较高的讨论由来已久,据介绍,国产种植牙价格约3000-5000元,韩系种植牙约6000-8000元,更高端的产品可达10000-14000元。

较高的价格背后其实有多方面原因,刘洪臣告诉,第一是新产品各方面投入会比较高,包括研发成本、材料成本等;第二是加上医疗服务费用,整体费用会比较高。

“第三是市场和价格不规范,新产品上市后,相关定价标准并没有跟上,就只能按照企业的报价走,其实目前市场中企业参与者很多,但是价格参差不齐,而且过去各地区价格存在差异,同样的种植体,不同地区价格从几千到三万不等。”刘洪臣说。

另有研究分析,以进口为主的市场供给模式也是我国种植牙价格较高的根本原因,而且医生的技术培训多由商家提供,价格更高的产品提供的技术培训服务也相对更好,由此形成生产商与种植医生之间的高度粘性关系。

对此,刘洪臣告诉,不仅是供给模式的问题,国产占有率也是重要原因,目前国产口腔种植体系统已有20多个品牌获批,和进口品牌之间也有明显价格差异,但是市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从种植体市场格局来看,韩系和欧系目前主导国内市场,根据Osstem预计,2019年我国国产种植体市场份额前五名分别为韩国Osstem奥齿泰、Dentium登腾、瑞士品牌Strauman士卓曼、美国丹纳赫Danaher和Dentsply Sirona登士柏西诺德,市占率分别为33%、25%、22%、10%和8%,共计98%。

还有业内人士曾表示,招标、流通环节也推高了口腔市场相关产品的价格。在刘洪臣看来,之前对口腔种植体系统的招标多是医疗机构单独招标,很少有整个地区或全国统一招标,这就会导致医疗机构和地区之间的价格出现差异,例如采购量大的机构价格就更便宜、量小的机构可能价格更高,而且口腔种植体系统在国内缺少统一定价标准。

秦望岑进一步告诉,种植牙价格高与其诊疗特点有关,除了耗材本身价格高,还有医疗服务等费用也占据很大一部分。

据了解,种植牙的费用包含四部分:种植体材料、种植医生治疗技术、修复体加工制作材料及技术,以及修复医生治疗技术。浙江省宁波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处处长高文辉曾表示,种植牙贵一点的价格超过万元,实际上医疗服务收费也存在虚高成分。

对此,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各地医保部门正在按既定目标同步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通过发挥公立医疗机构价格之“锚”作用,引导民营医疗机构合理定价。通过以上多项治理措施,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从医保扩围到非医保领域

除了价格降幅,同样值得关注的是,本次集采属于高值耗材集采从医保领域扩围到非医保领域的首次尝试。

据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路云分析,由于种植牙并未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且在提供种植牙服务的医疗机构中,民营医疗机构占80%,这与以往的公立医疗机构为主的集采有很大的不同。带量采购的核心是“以量换价”,这就需要医保局充分调动民营医疗机构参与集采的积极性,这也是本次集采的难点之一。

国海证券研报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口腔医院数量大幅增加,其中公立医院的数量基本稳定在157~169家,增长主要来源于民营医院,由2011年149家增长至723家,2011-2019年复合增速22%。

但是面对此难题,此次集采不仅成功动员了31个省份积极参加集采,大量的民营医疗机构也积极响应本次集采——全国共有近1.8万家口腔医疗机构参与,其中民营医疗机构1.4万家,占比约80%。

之所以能有如此多民营医疗机构参与集采,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作为口腔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民营医疗机构普遍希望通过集采降低种植牙耗材成本,也希望通过参加联盟集采提高声誉、扩大社会影响力、增加患者认可度,体现社会责任。

刘洪臣告诉,有效调动民营机构参与集采的积极性,关键在于降价幅度的合理性和价格区间制定的合理性,只有企业、医生和患者都能获益,才能提高参与集采以及采购后完成医疗服务的积极性,“但模式肯定得改变,不能再靠高价取得效益,而是要通过量的增长等方式来调动积极性。”

为保证挤出虚高价格水分的同时,又能推动企业积极参与集采,据路云介绍,国家医保局和四川招采部门筹备了细致且规模宏大的市场调研,形成了每个厂牌在全国所有医疗机构的有效采购低价和最高有效申报价2380元。

另外本次集采首次引入“K值法”,综合考虑价格和降幅两个因素,针对企业的实际价格情况,实现更为精准地降价,体现公平竞争的原则;并且创新设置集采复活机制,在保证公平竞争、保持竞争强度、去除虚高价格空间的前提下,促进更多企业中选。

秦望岑进一步向表示,民营医疗机构积极性的调动,应该与大量公立医院参与集采有关。去除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经营逻辑基本面的差异外,在一部分主力产品上,如民营医疗机构不参加,那么集采降价之后公立医院就会对民营机构形成一定的价格优势,在价格敏感性的新患者的争夺上产生压力,这样就会倒逼更多的民营机构参与进来。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公立与民营医疗机构共同参与本次集采,但是实际价格会有所不同,民营医疗机可能高于公立医疗机构。

国家医保局方面表示,本次集采落地后,在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医用耗材分开计价收费,医用耗材执行“零差率”销售政策,中选价格就是患者最终向医院支付的种植体价格。

在民营医疗机构,口腔种植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允许民营医疗机构在种植体中选价格基础上加成一定比例,倡导民营医疗机构加价适度,实现患者利益和医疗机构发展的共赢。

“按照目前民营和公立机构的定位及竞争关系,如果民营医院没有价格优势,就需要在医师资源、服务体验、产品种类上多做文章。在产品种类上要比公立医院更全更新。所以即使在集采之后,在医师以及服务体验的加持下,还是有部分目标人群愿意付更高的价格使用更新技术的产品。”秦望岑说。影响几何?

降价之后会对产业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刘洪臣告诉,本次集采刚开始落地时,部分医疗机构和医生可能会受到影响,但长远来看对规范行业有益。

“集采落地后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期,主要影响的是那些曾经不太规范的、追逐暴利的医疗机构,因为暴利、不合理的那部分利润消失了,而且集采落地前很多患者也持观望态度,因此不论医疗机构还是患者,其市场行为都会更加理性。对行业来讲,在集采影响下,资本进入行业的规模和速度也会受一定影响,行业发展的风险也会有所减少。”刘洪臣说。

秦望岑告诉,集采落地后对医疗机构和医疗器械企业的影响是限定的、短期的。口腔种植体的市场空间尚未达到饱和,集采带来的减价可以有效促进放量。但这次集采还是会对经销商带来一定冲击,可能会压迫收入及利润空间。

据了解,放眼全球,目前我国种植牙市场渗透率明显较低。根据Osstem数据,韩国的种植牙因纳入医保,渗透率上升迅猛,达到每万人632颗,为全球最高,美国、西班牙、德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的市场渗透率也达到了每万人100颗以上,相比之下,2020年我国每万人种植牙数量为28颗,是韩国的1/22。国海证券研报分析,若我国种植牙市场渗透率达到韩国水平,那么市场规模可达3352亿元。

有利于规范和促进市场发展的同时,本次集采还有部分问题需要关注。

秦望岑进一步指出,非医保目录耗材的集采还在探索中,由于放量有带量采购降价和医保报销“1+1”的双重作用,所以种植牙未来是否可以进入医保将对整体种植牙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开始将种植牙纳入医保或进行限价支付。据报道,2023年1月1日起,口腔种植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内蒙古医保支付范围,涵盖种植体植入等22个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2022年浙江宁波已率先推出种植牙限价支付政策,一年来,全市5000多位市民享受到这一政策。

但是对于医保的问题,刘洪臣告诉,国内统筹完成种植牙集采已经属于全世界领先,但是种植牙是否适合纳入医保,还需要继续观察,因为全中国缺牙超过20亿颗,市场潜在需求量很大,若纳入医保,是否会对医保基金造成较大压力?另外从其他国家经验来看,例如有将种植牙纳入医保的发达国家,即使是一颗牙也没有的患者,医保也只是报2-4颗,这样就能实现假牙的有效佩戴,行使功能。

“口腔种植体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中国民众也存在很大需求,但是要思考,如何让行业保持稳定持续发展,并且实现共赢,集采是一个开端,后续可能会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关注和讨论。”刘洪臣说。

关键词: 医疗机构 口腔种植体 公立医院